分类: 未分类

  • 密码保护:料美联储本周今年最后一次减息 明年或重拾降息轨道–百达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 密码保护:汇丰称下半年营收展望更具挑战性 第三季税前获利降18%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 分析师上调金价预估 因低利率增强黄金吸引力

    调查显示,分析师上调了对金价的预估,因脆弱的全球经济增长和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低位的前景,增强了黄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路透10月中旬对40位分析师和交易员调查的预估中值显示,2019年现货金平均价格预计为每盎司1,402美元,明年为每盎司1,537美元。

    上述预估远高于三个月前类似调查中的1,351美元和1,433美元。今年迄今为止金价平均为每盎司1,375美元。

    金价9月曾触及逾六年高点1,557美元,今年迄今上涨约17%,或将创下2010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

    “主要央行降息、全球经济前景恶化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是金价的主要利好因素,”澳新银行的分析师Daniel Hynes说。

    央行也在稳步增加黄金储备,此外民间资金也在涌入黄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从而提振了实物黄金需求。

    “如果央行和ETF继续买入,且美联储继续降息,金价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升至每盎司1,600美元,”巴登符腾堡州银行(LBBW)的分析师Frank Schallenberger说。

    对于白银,受访者预计今年均价为每盎司16.24美元,2020年均价为每盎司18.13美元,高于三个月前预计的15.50和16.85美元。白银今年以来均价为每盎司15.97美元。

    银价相对于金价而言仍将较为便宜,2019年和2020年金价与银价之比将分别为86和85,与7月所及略高于93的逾20年高位相距不远。

    对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金价上涨的投机性押注自9月纪录高位以来略为减少;期银作多押注亦从7月的近两年高位下滑。

    对金价上涨的押注自9月创纪录高位以来已下降,期银作多押注自7月创下近两年高位以来亦下滑

    高价亦打压亚洲需求,亚洲为最大的黄金购买大户。

    “(黄金)的主要利空因素是期货市场的投机性仓位过多,以及印度、中国某种程度上来看实货买家需求低迷,西方国家买家对金币和金条的需求也不振,”独立分析师Ross Norman表示。

    “金价即将会有一段盘整期,或是短暂的修正,”他表示。

  • 密码保护:俄制定规划 远东将吸引1730亿美元投资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 俄罗斯食品生产商努力打开中国市场

    俄罗斯对华食品出口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商开始了解中国的市场规则和消费者心理。俄罗斯经销商是通过反复试错才获得这些认知的。本十年的中期,只通过网上推广销售俄罗斯食品的尝试被证明是失败的,这正是“打开套娃”电子商城一开始所奉行的策略。后来其不得不彻底改变营销策略。商城代表安娜·巴雷舍娃说:“中国消费者在货架上看不到产品也不会去网上寻找。因此,如今我们首先发展的不是自己的平台,而是开始在线下进行大量投入。我们必须重视在零售网络中的存在。”

    最终,食品供应商得出结论:通过零售网络直接对消费者推销产品的方法仍是最有效的。目前正是在这方面进行着越来越积极的工作。今年8月起,俄罗斯食品经销商开始在中国举办俄罗斯食品展销会。北京俄罗斯食品展销会主办方太平洋特快国际公司(Pacific Express International)总经理瓦列里·姆雷欣(Valery Mrykhin)说:“我们将在中国不同城市定期举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获得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及商务代表处的政治支持,目前正在与俄罗斯出口中心进行商谈,以获得财务支持。”

    分析人士一致认为,从长期看俄罗斯和中国“注定”将发展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中方正在为发展进口创造有利条件。8月30日揭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定位之一就是俄罗斯粮食进口。自贸区绥芬河片区将将重点发展俄罗斯粮食进口。

    预计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食品种类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双方正积极启动俄罗斯猪肉对华出口谈判。更有意思且更有前景的是中国消费者至今不了解的新型俄罗斯食品。例如,一种已在许多国家流行的独特的俄罗斯食品蜂蜜蛋奶酥很快将出现在中国商店的货架上。当然,食品出口创新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Shenzhen Billy Ann Trade Co.发展总监亚历山大·霍洛德内(Aleksandr Kholodny)认为,只要具备适当的耐心和努力,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一个有意思的发展方向是将俄罗斯的食品生产转移到中国境内,也就是更接近消费者。观察人士认为,黑龙江自贸区将为此提供很好的机会,其黑河片区的定位之一正是绿色食品产业。不过,专家们提醒说,不必操之过急,因为新自贸区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才能建立起吸引投资并保障贸易和服务的有效机制。这也是官方文件中提到的期限。

    不过,目前已有俄罗斯食品企业在中国营业,主要是所谓的“小作坊”生产,几乎每个有俄罗斯人聚居的中国城市都有。其规模不大,主要通过互联网对“自己人”即生活在中国的原苏联地区居民和跨国组合家庭销售。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例如第一家“小作坊”俄罗斯食品生产商将于2020年进入中国超市。生活在青岛的伊万·沃罗比约夫(Ivan Vorobyev)从事绿色酸奶制品生产,很快就不仅征服了俄罗斯消费者,而且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沃罗比约夫说:“目前我们正在办理各种相应手续,注册包装,将面向中国零售网络生产产品。”

    俄罗斯生产商和经销商的经验表明,中国日益增长的食品市场为俄罗斯农产品和食品供应商提供了巨大商机。大量正面例子表明,产品需求,重要的是要正确进入中国市场。“打开套娃”商城代表安娜·巴雷舍娃说:“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品牌和受众。生产商不能设计好包装和价格政策,没有清晰的产品界面,就很难开始。做生意得有一套办法。”

  • 如何知道自己“过劳”身心快要被掏空

    世界卫生组织将“过劳”(burnout)重新定义为一种与持续工作压力有关的慢性综合症。繁忙的工作量和更严重的病态是有区别的。

    如果你在上世纪70年代初说,自己受到过劳状态的折磨,一些人可能会对你这种说法感到惊讶。

    在那个时代,这种表述被非正式地用来描述吸毒成瘾者所经历的副作用:包括比如通常出现的智力迟缓,就像很多热衷派对聚会者出现的情况。

    1974年,美国德裔心理学家赫伯特·弗罗伊登伯格在纽约市为吸毒成瘾者和无家可归者开设了一间诊所。他那时首次认识到身心耗竭的问题时,并没有想到吸毒者。

    当时,诊所的志愿者们承受很大压力:由于工作很紧张,很多人开始感到沮丧和精神疲惫。虽然他们曾经一度认为工作很有成果,但随后开始变得愤世嫉俗和抑郁;志愿者们没有再给他们的病人应有的关注。

    弗罗伊登伯格将这一令人警觉的新状态定义为一种因长期过度劳累造成的疲惫状态,他借用了“过劳”一词来形容它。

    “过劳”问题的增长是爆炸性的,今天它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尽管关于“过劳”问题的具体数据很难做出系统性统计,但仅在2018年,英国就有59.5万人遭受工作压力的折磨。

    运动员会出现这种病症。视频网站YouTube的明星们会有这种现象。企业家们也会深受其害。弗罗伊登伯格本人最终也受到这种综合症的折磨。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中确认这种流行病。该手册将其描述为因为长期工作压力未能成功控制而引发的综合症。

    据世卫组织的定义,“过劳”有三个因素: 疲惫感、思想上无法专注于工作和工作表现不佳。但要等你真正已经身心耗竭再试图对付它就为时过晚,就像你不会等到病入膏肓再去看医生。

    “过劳”的感觉

    那么,你如何判断你是否几乎要——但还没有完全——“过劳”呢?

    爱尔兰都柏林的心理治疗师索比安·穆雷女士是《过劳的治疗方案》一书的作者。他说,很多“过劳”的迹象和症状都与抑郁症非常相似。

    穆雷建议要注意那些逐渐增多的坏习惯,比如越来越贪杯,以及依靠甜食让你度过一天。他建议要注意那种无法消失的疲劳感。她表示,即使你夜里睡得很好,但到了早上10点前,你已经在数着钟点想着上床睡觉的时间了。或者,你没有精力去锻炼或去散步。

    穆雷建议,一旦你开始有这种感觉,你就要就医了。

    她说,抑郁症和“过劳”之前的情况非常相似,但尽管最近有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认识到“过劳”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疾病,但它仍然没有被归类于疾病,而是被归类为一种职场现象。

    她指出,重要的是要得到一位能区分抑郁症和“过劳”两种情况的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因为虽然对抑郁症的治疗选择很多,但目前对“过劳”的问题,最佳方式仍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解决。

    那你怎么知道你是真的处于“过劳”的边缘,还是仅仅在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月份呢?

    穆雷说,压力确实很重要,焦虑是激励我们做好事情的动力。但当我们持续地面临压力和焦虑,以致于我们无法放手,它才开始转变成“过劳”。

    就拿你一直在做的那个大项目来说吧。当想到这个问题时,感觉到肾上腺素的刺激是很正常的,也许你因为压力大夜里难以入眠。但是,穆雷指出,如果项目一旦结束,你仍然感到不安,那么就该考虑你是否有“过劳”问题的危险了。

    她说,当你把这种状态带到你一天的下一个阶段,并一直难以放不下这个包袱的时候,这种危险就出现了。

    逐渐接近“过劳”的另一个经典迹象是玩世不恭: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回避社会交往和承诺,而且变得更容易失望。

    伦敦的心理治疗师杰克·弗朗西斯·沃克专门从事“过劳”问题研究。他说,处于“过劳”边缘的人可能会开始感到情感麻木或精神上的疏远,就像他们没有能力参与日常生活一样。

    他还建议,要注意“过劳”的最明显的迹象,那就是确信你总感觉工作质量开始下滑。他举例说,人们常说,这不是我做的,我不是这种样子,我通常总可以做甲乙丙丁。但很显然,如果他们处于“过劳”的状态,那么他们就不在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这看起来还不够科学,那就看看马斯拉奇的“过劳”清单 (MBI) 吧,这是一个旨在衡量“过劳”的测试。最常用的是MBI常规测试,它衡量的是疲惫,玩世不恭等心理状态,其中包括你认为自己工作表现如何。

    这种测量标准是1981年首次公布,它在后来的研究中被引用了数百次。虽然它通常被用来测量完全陷入“过劳”状态的程度,但并不是说,你不能应用它来看看你是否越来越接近”过劳”。

    你已经“过劳”,接下来怎么办?

    唯一办法就是要制止“过劳”,治本治标,将“过劳”永远从生活中根除。

    穆雷说,想想看,你的生活中目前有些什么事你可以暂时或永久地放下?比如说,多睡睡觉来恢复精疲力竭的身体。

    沃克则有个分为三步的方案,其中包括分析一下,找出为什么在一个人的能力和他们觉得他们被要求取得的成果之间存在着不匹配。

    他认为,有时候,这是因为他们觉得需要过于完美,或者他们可能有冒充者综合症,他们不得不非常努力地工作,以掩盖他们认为自己并不像每个人想象的那么好。

    然而,有时工作环境是问题的关键。根据2018年盖洛普对7500名美国工人的调查,“过劳”的原因是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难以管控的工作量以及一个人的工作权责不清。

    由于缺乏经理的支持和不合理工作时间的压力,员工们承受很大压力。

    沃克说,还有另一个问题可能是:公司的价值观与当事人自身的价值观严重不一致, 这就造成了一种紧张和不和谐的氛围,因为他们在做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他的客户可以通过业余从事一些让自己感觉充实的工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偶尔,他们也会决定做出更彻底的改变,比如跳槽或者从事新的职业。

    穆雷表示,不管你“过劳”的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待自己。

    根据穆雷的经验,造成“过劳”现象很普遍的一个最大驱动因素是,当下一种什么都想要的文化。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可能既有一个健康的社会生活,又能完成一个大项目,同时又满足你所有的个人健身目标。

    她说,至关重要的是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

    当你感觉那些老板、家长、健身偶像和朋友看起来是总是那样完美,那是一种错觉,或者至少他们的成功其实得到了很多帮助。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即将加入“过劳”俱乐部,那就应该退一步,找出问题所在,别让自己掉进这个坑。

  • 上班族的工作午餐应该怎么吃才为好

    上班族的工作午餐应该怎么吃才为好?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时间有限,因此许多人喜欢在办公桌上完成午餐,既节省时间,还能边吃边干活,两不耽误。

    根据英国招募公司Glassdoor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办公桌吃午餐。

    人们在办公室所吃的午餐种类林林总总,从简单的三名治和零食、到自己带的便当;从快餐外卖到从餐厅购买的饭菜等等。

    这些食品有冷有热、有的还可能带有强烈的气味。而且,在办公桌吃饭不免会留下一些食物的残渣,弄脏电脑键盘等。

    这些都可能会给周围同事带来一些影响甚至“不爽”,尤其是当有人吃印度咖喱饭、鸡蛋三明治以及鱼这些气味比较刺激的午餐时。

    那么,能有什么办法减少这种情况呢?因为毕竟工作单位很少会对员工吃什么指手画脚。

    员工怎么说?

    有人建议应该禁止在办公桌上吃气味较浓的食品。

    丹尼尔在英国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他说他的办公室在午餐时间经常飘着鱼味和中餐味。

    他认为,要吃东西都应到指定的厨房区域去,不应该允许在办公桌上吃食物。

    “这样,不但可以迫使员工离开工作台小憩一会,同时意味着你也不用忍受你周围同事大声咀嚼食品的噪音,让你无法集中精力,”他说。

    工程师露茜表示,最好连零食也不要在办公桌前吃,因为有些人受不了别人咀嚼薯片、苹果时发出的种种噪音。

    雇主怎么说?

    既然这样,如果雇主干脆禁止人们在办公桌吃东西不就更简单,问题全解决了呢?

    英国人力资源公司CIPD的负责人之一德苏泽认为,雇主绝对不能这样做。

    他说,这将“太过严苛或太过家长式作风”。

    他说,雇主与其这样,倒不如尽可能采取一切手段,鼓励员工午餐时间离开办公桌吃午餐。

    这样做既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对提高公司工作效率有好处。

    而且,办公室经理和老板应该树立榜样,带头这样做。同时,经理也要提醒和鼓励员工离开办公桌,让大脑休息一下。

    员工权益

    在英国,如果你一天工作时间超过6小时,你就有权享有连续20分钟的休息时间。

    而那些年龄在16到17岁的年轻人在工作4.5个小时以后可以享有至少30分钟的休息时间。

    其实,大多数人都明白离开办公桌休息一会,哪怕只有10分钟都会让人感觉更好些。

    有研究显示,这样做也会提高工作效率。那些不吃午餐的人最终会感到压力更大、效率更低。最终会导致身心被掏空。

    有人不愿离开办公桌是因为工作太忙,而且担心别人会有想法。

    阿伯特是电脑软件测试公司Abstracta的业务开发部门负责人,他的午餐总是在办公桌上解决。通常一到了下午他就会头疼。

    最近,由于工作调动他到了南美的乌拉圭。现在每天与同事们一同吃午餐。因为没有人在办公桌前吃午餐。

    阿伯特觉得这样特别好,不但有了午餐休息时间,还可以和同事增进感情。有时大家还一起到户外吃午餐,因为当地的天气总是很好。

    鼓励措施

    英国纯真饮料公司Innocent Drinks总是鼓励员工离开办公桌吃午餐。

    他们还规定了中午1点到2点是吃午饭的官方时间,并且设有专门区域供员工就餐使用。

    在这里,员工甚至可以免费享用一些饮料、面包等食物。

    该公司经理多塞特表示,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向员工传递一个信息:不应该连续工作不休息。

    尽管如此,有些员工真的不想跟同事一起吃午餐。

    一名在公共关系工作的女士对表示,每天和同事在一起已经够烦了,午餐是自己的时间,为什么还要跟同事一起吃午餐。为此,别人说她不合群。

    这位女士的话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一些人认为午餐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因此很宝贵。

    在一项你将会怎样利用午餐一个小时的调查中:

    36%的人回答说,希望能够单独一人享用这一宝贵时光
    26%的人选择和同事一起就餐
    23%的人会选择在办公桌前吃午餐
    16%的人会利用这一事件购物
    20%人则浏览社交媒体
    10%的人利用午休时间锻炼

    那么,你又会如何选择消磨你的午餐时光呢?

  • 料美国年内再减息两次 年底利率目标区间降至1.25-1.5%–渣打

    渣打银行最新发表报告称,将今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25-1.50%,预期美国将于本月底及12月分别减息25个基点。

    该行报告称,将美国今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由原来的2.3%下修至2.2%,主因美国在结构和设备方面的开支减速较原来预期更为显着。因此,该行下调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对美联储减息的预期亦由原来12月降25个基点,调整为10月及12月各减25个基点。

    渣打表示,相信增长放慢的迹象及温和的通胀展望已说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核心骨干10月份减息有此必要,因核心资本货品订单呆滞、企业边际利润收缩以及消费开支近期亦已减慢下来。

    然而,报告称,一些支持近期减息的FOMC成员提到1998年时政策利率属“调整”,而当年只减了三次息。此外,差不多一半的FOMC成员反对进一步减息,因此预期,12月份降息发生的机率为五五波,但因美国增长动力疲弱,故相信有减息可能。

  • 密码保护:高盛维持对大宗商品的"中性"看法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 Citigroup putting Jane Fraser in line to be first woman CEO

    Citigroup named Jane Fraser as the bank’s new president on Thursday, teeing her up as a potential successor to CEO Michael Corbat

    If Fraser succeeds Corbat as chief executive when he vacates the position, she would become the first woman to run a Wall Street bank.

    During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in April, not one of the CEOs of the nation’s seven largest banks — JPMorgan Chase’s Jamie Dimon, Morgan Stanley’s James Gorman, Bank of America’s Brian Moynihan, State Street Corp.’s Ronald O’Hanley, Bank of New York Mellon’s Charles Scharf and Goldman Sachs’ David Solomon — raised a hand when asked whose bank might have a woman as its next CEO.

    Corbat said he tapped Fraser, who previously served as CEO of Latin America at Citigroup, to become the second-in-command after considering Citi’s future “into the next decade and beyond.”

    “In many ways, Jane helped shape the company we are today,” Corbat said in a statement.

    Prior to Thursday, then-CEO of Global Consumer Banking Stephen Bird was considered a front-runner to lead the company; however, Corbat said Bird informed him that he’s leaving to pursue an opportunity beyond Citi.

    Citi is the nation’s third-largest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