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未分类

  • If Singapore is so wealthy, why do its citizens feel stuck?

    • More than half believe they will experience little financial mobility over the next decade, according to a survey
    • Experts say that with the era of miracle growth in the past, it may be time to rethink priorities

    Skyscrapers dominate Singapore’s cityscape in a country where home ownership is above 90 per cent, the biggest Silicon Valley firms are setting up shop and the region’s richest park their wealth.

    Yet Singapore citizens feel stuck in their social classes, according to a survey of 4,015 people aged 18 and above that was conducted between August 2018 and January this year by a state-backed research organisation.

    Asked by the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f they felt their financial status would improve in a decade’s time, more than five in 10 said they would experience negligible financial mobility while fewer than one in 10 felt their fortunes would decline.

    This pessimism persisted across education levels. Only 44 per cent of those with a degree were hopeful of upward mobility in 10 years’ time, with the figure falling to 40.6 per cent for Singaporeans with vocational training or a polytechnic diploma. For those with a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or below, such as food deliveryman Alroy Ho, 32, only 23.8 per cent expected to do better in future, with 10.6 per cent thinking they would be worse off.

    The findings, released on October 29 in a paper titled Faultlines in Singapore: Public Opinion on their Realities, Management and Consequences, asked respondents for their views on five topics researchers thought could affect social cohesion. These were race, religion, immigration, class, and lesbian, gay, transgender and bisexual issues.

    Four out of five Singaporeans interviewed by This Week in Asia said their pessimism boiled down to salaries not matching up to costs, and a sense that wages were stagnant.

  • 大众将向技术研发投入600亿欧元

    德国大众(VW)11月15日宣布,把面向纯电动汽车(EV)和数字化等新一代技术的投资增加约4成。将在2020~2024年的5年里投入600亿欧元。1年前发布的2019~2023年的计划是440亿欧元。整体的设备投资和研发费用的增加有所放缓,但显示出对新一代技术的倾斜。

    设备投资和研发费用总额的40%以上投向新一代技术。与2018年发表的计划相比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整体的投资增加控制在2%左右。此次的投资计划并未包含对中国合资工厂的投资额。

    在600亿欧元中,330亿欧元投向纯电动汽车。与2018年的计划相比增加1成。其余270亿欧元投向混合动力车和数字化等领域。

    大众还修改了10年销售计划。将在2029年之前推出75款纯电动汽车,销售2600万辆纯电动汽车。大众此前表示到2028年销售2200万辆,也就是意味着2029年一年将销售约4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在2600万辆纯电动汽车中,2千万辆采用大众面向量贩车的底盘“MEB”,600万辆以大众旗下的奥迪和保时捷联合开发的高档车底盘为基础。

    大众还首次公布了混合动力车的销售计划。到2029年累计推出60个车型,销售600万辆。从销量来看,纯电动汽车的比率较高,再次彰显出重视纯电动汽车的态度。

    大众董事长赫伯特·迪斯在声明中强调称,“电动化和数字化的重要性正在加强。将进一步提高投资的速度”。

  • 全球10大半导体厂商7~9月净利润转增

    全球半导体厂商的业绩正在复苏。截至11月14日发布2019年7~9月财报的10家大型企业的净利润与上季度相比,时隔4个季度转为增加。IT巨头的数据中心投资呈现复苏态势,半导体行情触底的氛围正在加强。此外,5G商用化也成为利好因素。

    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英特尔等股票总市值居前10的企业的7~9月(一部分为8~10月等)净利润比上季度增加近3成。净利润达到188亿美元,时隔3个季度回升。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放缓等为开端,各半导体厂商的业绩陷入低迷,4~6月的净利润萎缩至149亿美元。

    业绩明显恢复的是开发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的企业。

    11月14日发布财报的大型图形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在电话记者会上自信地表示,“第三季度(8~10月)表现强劲,预测第四季度(2019年11月~2020年1月)会进一步改善。成为基础的是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将成为巨大商机”。

    英伟达8~10月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7%,但与5~7月相比增长6成。起拉动作用的是面向被称为“超大规模(Hyperscale)”、具备高度计算能力的数据中心的半导体。除了去库存取得进展之外,数据中心的图像和语音识别等深度学习的利用扩大。该公司具有优势的用于深度学习的半导体销售实现增长。

    预计英伟达2019年11月~2020年1月的销售额为28.91亿~30.0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22.05亿美元)相比将大幅增加。

    日本野村证券的调查显示,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等美国各IT企业的4~6月设备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与2019年1~3月(减少10%)相比出现复苏。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 Bob Swan表示,“云服务企业正在恢复”,显示出对未来的期待感。

    起推动作用的除了深度学习等数据中心的高功能化之外,还有已在韩国和美国启动商用化的5G。如果5G推动数据量增加,数据中心需求将随之增加。亚马逊等正在增加购买高性能半导体。

    在5G时代,相当于智能手机等大脑的运算用半导体也需要提高性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简称台积电、TSMC)7~9月净利润比上季度增加5成。该公司首席财务官(CFO)黄仁昭表示,为了迎接明年正式推出的5G,最近数个月客户的需求正在增加。其表示把2019年的设备投资额比此前计划增加40亿美元,增至140亿~150亿美元。

    占半导体市场整体约3成的存储器半导体行情也以NAND型闪存为中心,价格下跌踩下刹车。

    不过,各厂商的业绩远远低于被称为“半导体超级周期”的2018年水平。10家企业合计的7~9月净利润额仅为达到顶峰的2018年7~9月的约6成。涉足DRAM的美光科技将2020财年(截至2020年8月)的设备投资同比减少,对未来保持慎重的观点依然很多。对设备投资持积极态度的三星也指出,需求增加“原因是以贸易摩擦为背景,客户正在增加库存”。

    本次的统计对象为三星、台积电、英特尔、英伟达、博通、德州仪器、美光科技、SK海力士、Analog Devices、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AMD)。一部分包含市场预期。

  • 全球景气进入扩张期尾声 不宜投资政府公债及投资等级债–安本标准

    资产管理业者安本标准周四表示,展望2020年,全球经济料停滞不前,但央行的温和政策料为经济下行带来缓冲。全球商业周期进入尾声,企业获利空间有限,股票报酬将低于长期平均水平。在这轮周期,将投资组合从股票转向政府公债及投资等级债的传统配置策略将不再合乎时宜。

    安本标准投信投资长彭炫通建议,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应采取审慎而多元化的策略,新兴市场和美国及日本股票仍具吸引力,新兴市场当地货币主权债,长期前景亮丽。除此之外,也建议增持美国抗通膨债券(TIPS),澳洲债券及日圆,有助在市场波动升温之际分散风险。

    至于能够承受低流动性风险的投资者,彭炫通认为,可以将目光放在一些不受股市波动影响的非上市资产,例如私募股权、私募债权、基础建设及房地产,则可为投资组合带来多元化的优势,并有机会获得胜于公开市场的报酬率。尤其青睐基础建设投资,因为其收益率相对较高,加上现金流较少跟随经济起伏,是具有吸引力的多元化投资工具。

    彭炫通指出,气候变化及科技颠覆等结构性主题必然会左右未来投资市场格局。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因素将会是长期推动资产类别报酬日趋重要的力量,必须成为投资策略的核心考虑。

  • 密码保护:摩根资产管理上调全球股市展望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 中国不良资产供给料渐缓 区域分化明显致价格“冰火两重天”

    中国经济减速及监管层力推存量不良资产加速暴露,近年来不良供给保持快速增长。然而,随着国有大行加速出清、不良率临近拐点,供给持续放量的可能性不大,而不良较高的中小行则囿于多种限制出包意愿有限,未来不良资产供应或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去年以来中国不良行业告别投机泡沫,不良资产包的价格亦归于理性。不过,随着区域经济分化日益明显、银行策略的改变等因素,不良包的价格出现“冰火两重天”。

    “过去几年几大行大规模出包后,其自身的不良率应该已经接近拐点了,持续供给增量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活跃的不良资产投资和管理机构–穗甬融信总裁郝光辉称。

    他并指出,中小银行不良率确实较高,但受限于其自身的拨备覆盖率、利润消化能力的影响,没有办法大规模出包,因其无法承担大规模出包后带来的损失。

    一位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人士亦表示,就近期与银行接触的情况来看,四大行的不良率已经降到较低水平,所以第四季度无论是推包的规模还是意愿都在下降。

    这一点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现尤为明显。

    宁波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邓文超近期在第三届中国AMC发展国际金融论坛中就指出,在浙江地区由于前几年出清力度很大,不良率不断下降,预计未来的供应端将出现明显的缩量。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6%,较上年末增加0.0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32%,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率分别为2.48%和4%,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69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

    “难产”的不良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前些年快速扩张的城商行、农商行资产质量堪忧,然而受限于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压力等多方面痛点,即便“肚里有货(不良)”也无法快速出清处置。

    邓文超表示,由于国有大行自身处置不良的能力已经很强,尤其是在江浙地区,推出的不良包“基本上是剔光肉的骨头,还在水里煮了一遍,已经非常干净;我们拿到的话只能敲开骨头,看里面有没有骨髓。”

    因此,从不良资产的角度来看,中小行的不良“质量”要远高于四大行,但是“他们非常谨慎,即便已经暴露出了大量的不良,但还是不太愿意出。”邓文超称。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一周之内两家区域性银行因谣言被挤兑,凸显中小银行处境之艰,因此流动性压力是这些银行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继10月底河南洛阳伊川农商行遭遇挤兑风波后,辽宁省营口市营口沿海银行上周三亦遭到储户集中提款事件。两家银行当地政府随后均进行了及时澄清,并强调银行资金充裕、经营正常,但中国区域性银行风险仍再次被置于聚光灯下。

    “个人判断,小机构的不良不会爆发,因为他们爆发不起,”另一四大AMC人士称,“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现金流,一旦社会对他们丧失信心,现金流就会断掉,直接面临死亡,…出货的话,会用3-5年的时间慢慢出。”

    一城商行高管也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中小银行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发出“奇怪的信号”,比如不要爆出过高的不良或过低的拨备覆盖率水平。

    资本充足率也是银行的生命线。如果一家银行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良贷款大幅提升,将导致银行多亏损或少盈利,从而直接冲击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因此,当严监管下银行通过假出表等隐藏不良的方式走不通后,便通过大幅降低拨备覆盖率以抵御不良风险,哪怕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标准,但至少保住了资本充足率的指标。

    “目前出包主要还是以大行和股份行为主,城商行和农商行量很少,…他们不敢出太多的包,资本充足率会受不了。”一地方AMC高管表示。

    价格“冰火两重天”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因属地银行不良规模较小且竞争激烈,推高了不良包的价格,而中西部地区则不乏拍卖流标。

    “我们那个地区可以说僧多粥少,宁波一共有七家AMC在抢同一个蛋糕,”邓文超称,“去年出货量还有127亿,今年上半年到现在一共才只有29亿,一些属地的AMC都跑到域外去经营了。”

    他并指出,在价格方面,以浙江为例,由于流动性较好,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内银行一级包的供货成交价格平均折扣率从2018年初的4-4.5折,到现在基本上是6-6.5折,甚至个别抵押率高的包达到8-9折,从不良资产收购的角度看盈利的空间很小。

    另一方面,域内的银行在出货时,采用多轮拍卖而非直接定价的方式。“超出底价后,如有两家超出底价的,那么这两家重新来叫价,谁加的高给谁。这种方式,又进一步推高了价格,使得AMC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对下游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打压很大,长期看会导致AMC放弃参与本地一级包的收购。”邓文超称。

    一四大AMC中部省份分公司高管亦表示,不良资产行业地域差别确实很大,发达地区竞争较为激烈,流动性好,买包积极活跃;但中西部流动性差,AMC买包就不积极,如该省份不良存量规模还很高,但各家银行在推包时曾多次流标。

    “地方AMC成立后不良行业有很大的扩容,竞争在所难免,尤其是个别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前述四大AMC人士表示,比如2017年上海地区不良资产的报价甚至超过本金,已经有点非理性竞争的味道了。

    该人士指出,总体而言,从2018年上半年至今,不良包的市场价格已经明显回落,但也存在一些小的波动,“比如银行在推包的时候会制定很多策略,如多轮报价机制,这一度又推高了资产包的价格。”

    不过,在他看来,部分区域不良包价格过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随着银行尤其是四大行不良率逐渐回落,其推包的规模和大批量处置意愿会下降,资产包的价格亦会慢慢回归理性。

    郝光辉表示,“从市场普遍情况而言,能达到七八毛(七八折)的主要是单体项目或者小包,真正的大包现在大概在5毛(五折)左右,这一轮非理性的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变,市场已经被教育过一次了。”

  • 日本近20%家庭使用电子货币 但“现金为王”心态仍难撼动

    一项由央行下属研究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日本家庭使用电子货币进行小额消费,比例较一年前上升,显示日本以现金为重的文化出现松动迹象。

    这项调查的进行期间为6月至7月,周一公布的结果显示,18.5%的家庭表示,金额不到1,000日圆(9.17美元)的消费活动会使用智能手机应用或借记卡等电子货币,这个比例数字高于去年的15.4%。

    独居家庭的使用比例高达35.6%,这类家庭有43%是20岁及30岁世代,显示日本政府推动无现金支付的努力可能获得了一些成果,至少在年轻世代较有成效。

    尽管电子支付接受度提高,但日本的“现金为王”心态仍然根深蒂固,调查显示84%家庭仍以现金进行小额消费。

    日本的低犯罪率,持续多年的超低利率,以及遍布全国的自动柜员机(ATM)网络,长期以来皆使现金更受偏爱,民众缺乏转向无现金支付的动机。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初心逐梦 不负芳华》

    人生苦短,芳华易逝,怎样才能不负这一生好时光?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我们热爱的法治道路上行稳致远,不负芳华!

    李白在《短歌行》中写道:“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与浩渺的时空相比,人生不过百年。而我来到法院工作也已经一年有余了,我不禁想,要怎样才能不负这一生好时光?怎样才能让流水般逝去的光阴留下哪怕一点点痕迹?怎样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给了我们答案:“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我们热爱的法治道路上行稳致远,留下痕迹。那么,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

    法院人的初心,是维护公平正义。去年12月份,范某某重大涉黑案作为2018年本院扫黑除恶第一个案件,临近结案,该案的审判团队加班加点,分秒必争。宣判之前曾几度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而第二天一早,总是全员到岗,没有一个人请假休息。一个月之内,上百个小时的加班时长,历时三整天的庭审,五万六千余字,一百零四页判决书,凝聚了该案审判团队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和勇担使命、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法院人的初心,是践行司法为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践行司法为民,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在本院审理的某经合社诉某医院房屋租赁合同一案中,原告以被告未经同意擅自装修为由请求解除租赁合同,返还房屋。承办人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该医院已花费装修款一千万余元,而十年的租赁期只经过了两年,且该医院刚处于盈利阶段,贸然解除合同必然会两败俱伤!怎样才能从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局出发,促使双方向好发展呢?我们的承办人转变办案思路,将双方争议的租赁合同能否解除的问题,转化为医院擅自装修给出租人造成的损失能否予以赔偿的问题,并利用双休日,分头走访两家单位,与其负责人深入谈心,就双方争议焦点多次召开座谈会。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互利共赢。为此,承办人还收到了当事人赠送的锦旗。这面锦旗,就是民心的象征!

    法院人的初心,是力争精益求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工作中更无小事。每一份文字材料都经过反复修改推敲,细致到标点符号的使用;为了做好司法公开和本院宣传,我们每一次接待旁听人员,都会为他们备齐旁听证、宣传册、案情简介、本院名片和矿泉水……细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个法院人的初心。

    初心可以有很多种解释,而我们的初心,所承载的使命,始终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因为,我们办的不仅是一个个案子,还是别人的人生,是企业的存亡,是经济的平稳发展,是社会的稳定和谐。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前方的路,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终有一天,我也可以在法治前进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最后,还是回到那首李白的《短歌行》,“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愿每一位法院人,都能将这一生的好时光,尽情挥洒在我们热爱的法治事业上。愿每一位下法人,都能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不负芳华!

  • 密码保护:中国的杠杆率是高还是低?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 拿出5650万加元这万顷良田就归你

    加拿大面积最大的一块农田已经上市,这挂牌待售的1万零4百80公顷良田叫价5650万加元。

    万顷良田

    这块农田在加拿大中部马尼托巴省,在省会温尼伯市西北部520公里,由四个家庭农场组成,其中一个是马尔库斯Markus家庭拥有的Big Lake Angus Farm农场。

    琳达.马尔库斯说,由于家里没有年轻一代愿意接手这个家庭农场,她只好把从父亲手里传下来的农田出售,她父亲在60年前买下了面积4406公顷的家庭农场。

    琳达.马尔库斯家庭聘请了萨斯喀彻温省专门经营农田销售的地产经纪Darren Sander作为其农场的挂牌地产经纪人。

    Darren Sander在实地访问了解了马尔库斯家庭农场附近的地区后,认为把几个农场放在一起销售更能够吸引外地甚至是外国的买家。结果他成功地把相邻的四个家庭农场的良田绑在一起销售,而且这四个农场的农田全都互相连接,这么一大块连在一起的农田上市出售在加拿大农田销售市场还没有听说过,特别是在现在相当火热的农田销售市场的情况下就更是难得。

    史上最大

    Darren Sander说,根据他掌握的资料,加拿大全国农田销售市场上还没有见过如此大块的农田上市销售。

    这1万零4百80公顷农地有多大呢?马尼托巴省的省会城市温尼伯才占地4万6千5百39公顷。换句话说,这块待售的农地差不多有温尼伯市四分之一那么大。

    家庭农场

    琳达.马尔库斯说,她的父亲Anthony在1956年匈牙利革命爆发前逃到奥地利,后来辗转来到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里贾纳市,在那里做面包师,在与妻子Margareta团聚后开始到马尼托巴省买下一个有65公顷农田的小农场务农。

    她父亲不满足这个小农场,结果后来买下了更加靠北的Carrot River Valley地区的一个大农场。那里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农田耕作,而且由于在北部地区,离开南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较远而地价便宜。

    经过父亲一代和琳达一代60年的辛勤劳作和经营,现在马尔库斯家庭农场不但大规模种植小麦、燕麦和油菜籽,而且在草场上牧养着1千头肉牛。

    是生活而不是工作

    琳达的弟弟托尼说,干农场不是工作而是生活,你看的是农场、呼吸的是农场、每天醒来就是农场,不但一年365天都有事情干、而且忙的时候一天24小时不得闲。

    琳达说她最想见到的是一个有很大家庭又懂得务农的买家,懂得务农才能经营农场、有大家庭才能有足够的劳动力参与农场工作。

    负责挂牌销售这四个农场农田的地产经纪Darren Sander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来自温哥华、多伦多地区的加拿大买家表示了兴趣;外国买家则包括美国和中国的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