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职称考试基础考点分章节精讲–企业风险管理方法-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及具体方法讲义
第二节 企业风险管理方法
一、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及具体方法(掌握)
(四)风险应对(掌握)
风险应对是在上述组合观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个范围和组合的角度去考虑。
在确定风险应对的过程中,管理层应该考虑:一是不同的拟应对方案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可用利润、每股收益等表示),以及哪个应对方案与企业的风险容限相协调;二是不同拟应对方案的成本和效益;三是实现企业目标可能的机会。
在考虑应对方案的时候,不同应对方案均需要考虑、计算各自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管理层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剩余风险是在管理层的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风险应对就是要保证通过对不利事件、有利事件的分析后,所选择实施方案是将剩余风险控制在期望的风险容量和风险容限以内。
在选择应对方案前要计算风险敞口——实际风险水平,通常根据当前主要风险类别(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业务或运营风险)的风险情况预测得到的潜在损失,由日常运作控制中所得到的统计数字损失来确定。为了得到总体风险敞口水平,通常将各个风险类别当中的风险潜在损失加总,在加总完成后,考虑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计算风险敞口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企业风险更好地暴露在管理层面前。风险敞口正常情况下不应高于企业的可承受能力。
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分担和风险降低。
1.风险承受
风险承受是指企业对所面临的风险采取接受的态度,从而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企业因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未能辨认出的风险只能承受,对于辨认出的风险,也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采取风险承受策略:(1)缺乏能力进行主动管理,对这部分风险只能承受;(2)没有其他备选方案;(3)从成本效益考虑,风险承受是最适宜的方案。
【提示】对企业的重大风险,不应采取风险承受的策略。
2.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主动回避、停止或退出某一风险的商业活动或商业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承受者。
【案例分析4】甲公司为一家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没有涉足过国内销售业务,一直从事国外经营业务。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甲公司境外市场销售额和利润额急剧下降,董事会经审慎研究、集体决策并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决定调整发展战略,迅速启动“出口转内销”战略。由于国内信用环境尚不成熟,战略调整后可能导致销售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明显增大,财务部门提议将销售方式由赊销改为现销,并在批准后实施。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说明财务部门提议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类型及其含义。
【参考答案及分析】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公司采用的是风险规避策略。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主动回避、停止或退出某一风险的商业活动或商业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承受者。
3.风险分担
风险分担是指企业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损失的活动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其他方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转移和风险对冲。
(1)风险转移。它指企业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转移风险不会降低其可能的严重程度,只是从一方移除后转移到另一方。
(2)风险对冲。它指采取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互相对冲,也就是使这些风险的影响相互抵消。
4.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是指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具体包括风险转换、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
(1)风险转换。它是指企业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换成另一种风险,使得总体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简单形式就是在减少某一风险的同时,增加另一风险。企业可以通过风险转换在两个或多个风险之间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2)风险补偿。它是指企业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偿,以期降低风险。风险补偿体现在企业主动承担风险,并采取措施以补偿可能的损失。
(3)风险控制。它是指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目的。
【教材案例5-6】承【教材案例5-5】甲公司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预计品牌风险敞口为市场份额的10%,决定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以进一步保护品牌和企业声誉,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净利水平:①与车企开展技术和商务合作,在国内汽车OEM代加工市场占有率超过60%,从源头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消费权益,帮助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品质有保障的产品。公司还利用本集团内其他公司生产化工产品的优势,向汽车提供轻量化节能的原材料产品。②对公司利率水平变动采取风险承担策略。 ③公司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为汽车行业客户和消费者服务。
④为了规避美元贷款风险,提前偿还美元债务借入欧元。⑤公司将市场需求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将研发、销售、财务、生产等部门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努力开拓高端产品,进入高利润率领域。⑥持续检查HSE和IS09001体系的建设,力求非计划停工降至最低,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和质量标准,并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部分,提升自身品牌的信誉。⑦开展上门服务等一系列广告营销活动,关注新用户增量等营销效果,设法维持或拓展市场份额。⑧对员工进行商务培训。⑨开展全员目标成本管理,设法从源头降低成本。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指出甲公司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的具体类型。
【参考答案及分析】
①、③、⑤、⑧为风险转换,②为风险承担,④为风险对冲,⑥、⑦、⑨为风险控制。
(五)风险监控与报告
企业应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针对需重点关注的风险,设置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风险的状况进行监测,并通过将指标值与预警临界值的比较,识别预警信号,并进行预警分级。
一般来说,业务部门应开展持续性监控,而风险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负责专项评价。一个特定单元或职能机构(如分公司、分厂、财务部门等)的人员应对所负责的业务进行自我评价。
风险监控中发现的重要缺陷向上级部门报告,重大缺陷应向公司管理层或董事会报告。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对象、频率和路径。
同时,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传递和反馈风险管理各环节的相关信息。
(六)风险考核与评价
企业应根据风险管理职责设置风险管理考核指标,并纳入企业绩效管理,建立明确的、权责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以保证风险管理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考核,形成考核结论并出具考核报告,及时报送企业管理层和绩效管理部门。
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工具方法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识别是否存在重大风险管理缺陷,形成评价结论并出具评价报告。
【提示】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是高频考点,考生应重点掌握。
【案例分析5】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有大型集团企业,其所属产业是国家“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之一。2016年初,甲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部门根据董事会要求,围绕国家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牵头研究起草了《2016年度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服务“三去一降一补”建议书》。该建议书内容摘要如下:
(1)关注产业政策,化解过剩产能。为有效应对产能过剩风险,建议采取下列策略“去产能”:①对本年度拟上马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节能环保等事前评估,严禁开工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②对市场较为成熟、利润较为稳定的业务单元,继续保持现有的业务规模和生产能力。
(2)创新营销模式,缓解库存压力。为有效应对公司产品大量积压的风险,建议采取下列策略“去库存”:①通过“前向一体化”的方式并购营销渠道较广、竞争实力较强的零售商,并将其整合为公司的销售分部;②积极探索线上营销模式,通过“协议买断”的方式将积压产品出售给某电子商务平台公司。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指出资料(1)中①和②项、资料(2)中①和②项建议所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类型,并说明甲公司应如何选择和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及分析】
资料(1)中事项①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为风险规避。
资料(1)中事项②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为风险承受。
资料(2)中事项①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为风险降低
或:风险预防;或:风险抑制;或:风险分散。
资料(2)中事项②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为风险分担
或:出售。
甲公司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业务拓展情况、整体风险承受度等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在权衡成本效益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二、危险性因素、控制性风险(或不确定风险)和机会风险的管理(掌握)
(一)危险性因素管理
1.危险性因素内容
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诈骗(如员工诈骗、供应商或客户诈骗等)、信息技术系统崩溃、可能对企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的意外事件、市场地位遭到挑战、有损安全与健康、财产保护等。企业对危险性因素一般容忍度较低,应尽可能采取规避策略。
2.危险性因素管理的措施
(1)损失预防(事前控制)。是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险性因素发生。
(2)损失管制(事中控制)。主要是控制风险发生后所带来的影响,即提前做好规划,在风险发生后第一时间加以落实,将损失控制在最小。
(3)成本控制(事后控制)。是在事故发生后使企业在保持业务持续性和灾后重建两方面实现成本最小化。
通过损失预防、损失管制及成本控制,以降低发生的可能性或影响程度。
危险性因素控制措施主要列举:(1)对于员工诈骗的控制措施;(2)对于防止信息技术系统崩溃的控制措施;(3)对保持企业声誉的控制措施;(4)对维护市场地位的控制措施。
【教材案例5-7】2010年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当事企业丁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措施较为及时和高效,使得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包括:①事发后全力止损;②在可接受的限度内,优先以和解方式处理索赔;③在民事和刑事诉讼并发时。先应对刑事和集团诉讼,后处理民事赔偿和罚款;④在应诉中,积极有效地抗辩,并辅以强有力的证据。律师团队和专家证人支持;⑤通过公关宣传等手段,做好整体策应和配合;⑥实施清理、恢复及业务持续性管理。
(二)控制性风险(或不确定风险)管理
控制性风险(或不确定风险)侧重于满足企业合规性的要求,也对企业日常运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管理,应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其与机会风险管理的区别是不为获取超额回报。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针对不确定性风险的管理方法。
不确定性风险管理较典型的就是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保险等风险对冲或转移措施。金融衍生品的形式主要有:远期合约、互换交易、期货、期权、套期保值、保险。
1.远期合约
远期合约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日期按照固定价格交换金融资产的合约,承诺以当前约定的条件在未来进行交易的合约,会指明买卖的商品或金融工具种类、价格及交割结算的日期。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远期合约是现金交易,买方和卖方达成协议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交割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商品,价格可以预先确定或在交割时确定。
2.互换交易
互换交易主要指对相同货币的债务和不同货币的债务通过金融中介进行互换的一种行为。互换的种类包括:
(1)利率互换: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根据浮动利率计算,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
(2)货币互换:是指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利息进行交换。
(3)其他互换:股权互换、信用互换、互换期权等。
3.期货
期货是指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包括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资产。期货的主要类型有:
(1)商品期货是标的为实物商品的期货;
(2)外汇期货是标的物为外汇(如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的期货;
(3)利率期货是标的资产价格依赖于利率水平的期货合约,如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商业汇票和欧洲美元期货;
(4)股票指数期货的标的物是股价指数。
【案例分析6】2003年下半年:中国航油公司(新加坡)(以下简称“中航油”)开始交易石油期权,最初涉及200万桶石油,中航油在交易中获利。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元,公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价能回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
2004年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公司因而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
2004年10月:油价再创新高,公司此时的交易盘口达5200万桶石油,账面亏损再度大增。
10月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
10月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
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同的保证金而遭逼仓,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
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4.期权
期权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者卖出某种规定的资产的权力。期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可以使期权的买方将风险锁定在一定范围内。在期权交易时,购买期权合约方称做买方,而出售合约的一方叫做卖方。
按照交易主体划分,期权可分为买方期权和卖方期权两类:买方期权是指赋予期权持有人在期权有效期内按履约价格买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规定的资产的权利;卖方期权是指期权持有人在期权有效期内按履约价格卖出(但不负有必须卖出的责任)规定的资产的权利。
5.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为冲抵风险而买卖相应的衍生产品的行为。它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现金流量变动。
6.保险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殊经营活动及特质,对各种类型的保险加以风险评估,确定应购买的保险范围。
不确定风险管理并不限于上述方法,而是根据市场的各种可能性综合采用各种方法。
【教材案例5-8】某公司为适应供求关系的不确定性、市场的全球化、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及技术的不断变革,将非核心技术业务外包,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为保证企业产品生产或服务不受供应链的影响。该公司采用以下方式对相关的不确定性进行管理:对战略性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建立筛选流程,确保能够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及时稳定地供货;选择独家供应商时,严防一旦断货所带来的损失;对于提供重要部件的供应商,采用建立合资关系的形式。并将所面临的风险部分转嫁;
对于外包业务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使用范围和有效时间、需要提供的服务及对二级承包的限制、定价及费用结构、服务水平及实施要求、保密及信息安全、确认安排和终止条款、争端解决方案、保险要求、责任及赔款等。
(三)机会风险管理
机会风险管理是企业刻意承担的、旨在竭力推进企业目标(获得高额回报等)实现的风险。机会风险对企业价值创造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新业务、新客户,增加额外的商业机会,带来高收益,同时,企业也需要评估获得业务机会后可能产生的弊端。
机会风险应尽量通过量化或半量化的手段评估,可通过对企业财务、基础结构、声誉、市场地位各项影响因素的分别评估,获得企业风险敞口的数值,从而确定是否接受新业务。
【教材案例5-9】金融危机期间,一家国际餐饮公司发现市中心的房租比较低廉,经过评估,该企业认为利用此时机可以低廉的租金到繁华地段发展,有利于扩展业务、提高市场地位、提升企业声誉、提高销售收入和每股收益。且公司具有足够的现金流用于投资。从而决定增加对繁华地段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