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银行网讯

  • 央行最新制定银行LPR考核 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央行最新制定银行LPR考核 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贷款利率并轨改革启动后,效果如何就看各家银行的执行情况。

    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落地,为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严肃处理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央行近日制定了对银行新发放贷款应用LPR情况的具体考核要求,本周央行各分行将陆续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宣贯。

    本次针对银行在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的考核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设定了三个考核时点,以及与之对应的新发放贷款中LPR做为定价基准的应用占比要求;

    二是将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通过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否则在MPA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 LPR利率并轨对银行的影响

    LPR利率并轨对银行的影响

    利率并轨后也在倒逼银行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资金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短期看,贷款利率并轨或将压缩银行的息差,对其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表示,一般来说,小银行受影响更大。部分银行为保住利差放松了信贷标准,或者参与了恶性价格竞争,均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主要是资产质量问题。而对于业务基础好、风险定价能力强的银行,则能够平稳度过改革期。同时,保持严格监管,遏制银行为了利差而铤而走险,也非常重要。因此,预计我国在未来的并轨关键期,行业监管依然会保持高压态势。

    实际上,自8月17日央行宣布改革LPR后,不少银行就在抓紧准备。有国有大行内部已向各分行下发通知,要求此次LPR政策变动要迅速传达至每一位客户经理,做好改革应对和客户解释工作,防控好舆情风险。另有一位大行南方省份的分行高管对记者透露,目前该行要求各分行要扩大以LPR为基础的报价应用,防止新旧报价转换导致价格大幅波动,总行将于近期发布具体的定价指导意见。

    兴业银行方面则表示,目前该行贷款合同修订和系统改造均已按要求完成,完全支持在信贷投放中运用LPR、SHIBOR等市场化利率进行定价。下阶段,兴业银行将调整内部FTP定价基准,按LPR加减点形成FTP收益率曲线,引导经营单位加快LPR的推广,有效管理贷款定价。

    此次制定的“358”考核目标,是对各类银行贷款进行全覆盖,但9月末之前主要是针对公司类贷款进行考核,因为按照央行要求,新发放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要待10月8日起才需以LPR作为定价基准。至于公司类贷款利率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这对一些贷款定价相对市场化的银行来说,“358”的考核压力并不大。

    一股份行中层人士表示,对银行来说,小微企业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都主要是根据供求关系确定,受基准利率影响较少,银行一般会先确定贷款实际利率,然后在贷款合同上倒推实际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倍数关系来填写贷款合同。因此,即便今后新发放贷款要求以LPR为定价基准,但实际情况中短期内对此类贷款影响较小。

    “我们行此前对大型企业的贷款基本是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而对中小微企业,只有5%左右的贷款是基于贷款基准利率定价,剩余的都是根据供求关系确定的。”该股份行中层人士称。

    另有一民营银行高管表示,我们行的贷款定价基本不参考贷款基准利率,都是按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和参考市场价格确定实际贷款利率,即便央行要求今后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影响也不大,主要是在贷款合同中填写利率时需要倒推实际利率与LPR的倍数关系。

  • 中小银行的经营困局

    中小银行的经营困局

    中小银行奋力挣扎走出寒冬、迈向新生的共同命运。

    5月至今的短短三个多月内,已有三家银行被监管层实施托管或战略重组——包商银行被委托至建行托管;锦州银行引入工银投资、信达投资及长城资产;中央汇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恒丰银行。

    似乎突然间,中小银行被集体置于聚光灯下。事实上,中小银行的问题由来已久,罚单、股权流拍、评级下调等问题早已在业内引发关注。

    有分析认为,以地方政府及企业债务问题的周期性困难为“导火索”,到明年年底之前,债市流动性趋紧或将造成部分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类似的托管或战略重组事件大概率仍会发生。

    整体来看,中小银行存在着诸多经营困局。

    一是公司治理不完善。许多农商行的高管仅是短期借调、代理或指派任命,对当地经济结构、产业人文并不熟悉。“有些根本不懂金融,连巴塞尔协议都不知道,怎么管理好银行?”一位城商行行长李明无奈地说。

    甚至,一些中小银行已变异为地方政府、大股东的“提款机”,包商银行就是典型代表。“因此很多风险事件表面上是信用风险,本质是操作风险。”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说。

    二是行政色彩过重,致使业务“跑偏”。前述包商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在部门近九成业务是行领导授意而非自主开展。“我们做的不是市场化业务,而是领导指派的任务。”

    三是负债结构欠佳,同业负债占比过高。此前,同业业务曾是中小银行实现跨地区扩张的重要工具之一,也造成了中小银行对同业负债的高度依赖。随后,金融去杠杆、削减同业套利的监管政策,直接导致中小银行“断粮”。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包商银行同业负债占比约44%。截至2018年底,龙江银行、贵阳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分别为34%、31%。

    这使得部分中小银行只能通过投资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或进行错配,以弥补前端高额的资金成本,却造成了风险的进一步积聚和叠加。

    四是资本金呈现缺口,亟需补血。截至2018年末,桐城农商行母公司口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降至0.23%和2.28%,均严重低于监管要求;截至2018年6月,贵州乌当农商行的一级资本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甚至跌为负数,均为-1.36%。此外,紫金农商行、甘肃银行、温州银行、吉林蛟河农商行等的资本充足率均在监管红线徘徊,亟待补充资本。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启用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可转债等各类资本补充工具缓解资本金压力,但市场对中小银行却不甚友好。“发行成本高,且发行后无人问津。包商事件之后甚至要溢价很多才有人询问。” 广东省一农商行董事长提到。

  • 银行管理型风险的五种情形

    银行管理型风险的五种情形

    我们通常把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类型,但这实质上只是风险的表现形式而已。如果从风险产生的根源和本质上来看,银行的风险可分为经营型风险和管理型风险两类。经营型风险主要指外部因素对银行的影响,是同一市场环境下所有银行都面临的一般性风险;管理型风险主要指由银行自身治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具有个体特殊性。管理能力提高,不但可以大大降低管理型风险,也可大幅降低经营型风险。认为经营型风险是银行必须承担的损失是有失偏颇的,经营型风险确实客观存在,但很多是可以识别、预警、缓释和控制的,并不是绝对不能作为。

    管理型风险大致有五种情形。

    一是公司治理本身存在缺陷,从而在制度机制上为风险的形成埋下了伏笔。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要在机构内部形成制衡机制,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银行风险外溢性强,这方面尤其重要。公司治理缺陷有两个主要表现。第一,股东干预和操纵,将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的利益凌驾于银行利益之上,通过违规关联交易、隐型利益输送掏空银行。一些控股股东将银行视为“提款机”,混淆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股东(stockholder)的边界。第二,内部人控制。经营层把持银行,缺乏外部监管,或者外部监督失效。经营层为了窃取个人非法利益,不惜损害银行利益。

    二是能力不足。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难于识别、防范和处置风险。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业务越来越广泛,产品种类繁多,风险的表现形式、传递路径和影响深度变得十分复杂,防控风险需要相当高的专业水平。一些表外业务风险隐蔽性交织性强,若专业能力不够,是很难发现和管控的。

    三是勤勉尽职不到位。有的银行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却因为勤勉尽职不够、敬业精神欠缺等,不愿意投入足够精力去发现和堵塞漏洞。例如,“垒大户”就属此类,有的银行对大型企业集团根本不做尽职调查,不做客户风险评级,闭着眼睛大量授信。有的银行喜欢“搭便车”,只要是别的银行给予某一企业贷款,自己就不加分析,跟从放贷,连基本的“三查”也束之高阁。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型企业信用违约事件就充分暴露了银行普遍存在不履职、不勤奋等问题。

    四是动机不纯。一些机构不顾自身的资源禀赋,盲目跨业跨区跨境扩张,热衷于市场排名。有的高管把银行作为跳板,盲目追求短期业绩,掩盖风险或延滞风险。有的为获得高额激励,置银行经营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逻辑于不顾,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动机不纯必然会使得银行的发展战略、风险偏好等都变样走形,出问题是必然的。

    五是违法犯罪。若经营管理人员主观上就想开展违法违规活动,那必然会想方设法从银行转移和攫取不正当利益,造成的损失最终由银行承担。违法犯罪行为给银行造成的影响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声誉上的。一旦银行信用受到损害,信心开始动摇,出现风险甚至发生危机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和困难,可能有很多原因。在现实中,为了推卸和逃避责任,或者为掩盖自身的违法犯罪行为,一些经营管理人员更愿意将其原因归结为经营型风险,如经济下行导致客户偿债能力下降,从而信用违约率上升。事实上,国际上有统计,银行的损失绝大部分来自管理型风险,占80%的比例,真正因为经营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平均只有20%。

    不管是经济景气还是不景气,我们会发现,在同样的经营外部环境下,总有一些银行做得好,风险损失小;一些银行做得差,风险敞口大,甚至出现资不抵债。这就很好地解释了防范好管理型风险的重要性。好银行与坏银行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前者管理型风险低。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有一些银行仍然认为中后台部门只是成本中心,殊不知,它们不仅是利润中心,还是价值发现与创造中心。如果我们的银行都能遵循金融伦理,尊重金融规律,不故意混淆经营型风险与管理型风险,不故意表现出对经营型风险的“无能为力”,真正把功夫放在提高管理水平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银行的风险水平是可以大幅下降的。

  • 监管摸底银行理财存量整改

    监管摸底银行理财存量整改

    多位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近日透露,日前监管部门召集多家机构负责人座谈,摸底存量业务整改情况,并要求尽快制定合理的整改计划。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给予适当监管激励。

    无论是大行系还是中小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相关高管们皆表示“压力山大”,面临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股权类、名股实债等资产无法通过发行新产品承接;部分资产当前已出现风险。业内人士建议,为确保资管行业平稳转型,应进一步优化过渡期安排,加快出台非标资产认定及非标转标政策,适当扩大标准化资产交易场所的认定范围等。

    存量处置“压力山大”

    无论母行实力如何、开业时间早晚,谈及所面临的理财存量产品及资产处置压力,理财子公司高管们都是一个字:大。工银理财董事长顾建纲日前坦言,压降老产品速度较难把控,老产品压降需要匹配新产品的增长,过快或者过慢压降,均会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大幅波动,有可能诱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非标资产回表,非标转标和发行产品续借等处置存量非标资产的方法,面临不小的调整。

    “提交开业申请时就必须提交存量资产整改计划。但现实情况是,有些银行存量产品基数大,整改难度也大;有些银行此前介入了大量地方融资平台项目,这些项目期限长、规模大,过渡期前完全回表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一家参与了监管座谈会的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表示。

    在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看来,由于银行的老资产存量过大,特别是非标资产存量过大,按原定的过渡期压降,几乎不现实也不可行。

  • 央行调整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为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在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过程中,确保区域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效实施,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基本稳定,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现就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数值应符合全国和当地住房信贷政策要求,体现贷款风险状况,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

    二、借款人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利率重定价周期。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利率重定价日,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重定价周期及调整方式应在贷款合同中明确。

    三、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60个基点。

    四、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应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国家统一的信贷政策基础上,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五、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加点下限,结合本机构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和信贷条件等因素,明确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规则,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加点数值。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切实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咨询服务,依法合规保障借款人合同权利和消费者权益,严禁提供个人住房贷款“转按揭”“加按揭”服务,确保相关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七、2019年10月8日前,已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

    八、商业用房购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60个基点。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暂不调整。

  • 重庆农商行回归A股

    重庆农商行回归A股

    此次重庆农商行回A成功,或将改变现有A股上市银行的格局,其体量和盈利能力均远超目前A股已上市农商行,甚至超过不少上市城商行。

    等待近600个日夜后,全国最大也是首家H股上市的农商行,终于成功回到A股。

    根据证监会8月15日公告,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农商行”)的首发上市申请获发审委审议通过。这意味着,重庆农商行将成为第12家A+H股上市银行以及首家A+H上市农商行。

    目前,重庆农商行的体量和盈利能力均远超目前A股已上市农商行,甚至超过不少上市城商行。从目前A股已上市的7家农商行来看,重庆农商行的资产规模相当于3个资产规模最大的青农商行。

    然而,在其资产和盈利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2018年其不良贷款率却突然增加,其中公司贷款不良上涨明显。而这也引来引监管关注。重庆农商行此次成功在A股上市,或将收窄A、H股两市溢价。自上市以来,重庆农商行在港股的估值表现不佳,股价走势一直较为低迷,其在赴港上市首日股价即破发,而上市至今8年多时间,大多数时间股价均处于破发状态。

  • 已有32家商业银行公告发布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

    目前,已有32家商业银行公告发布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包括6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15家城商行、2家农商行。

    其中,五大行设立的理财子公司已陆续开业,此外还有7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包括邮储银行,以及光大、招行、兴业3家股份行和杭州、宁波、徽商3家城商行。

    此外,包括富滇银行、江苏江南农商行、重庆三峡银行、山西晋城银行、华兴银行、东莞银行、广州银行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都在年报中披露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苏州银行则在年报中表示,正在开展设立理财子公司、消费金融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

  • 10家上市银行房贷规模增长超800亿 部分银行暂停审批

    10家上市银行房贷规模增长超800亿 部分银行暂停审批

    在监管严查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的同时,32个城市也迎来监管对银行房贷的专项检查。实际上,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高压来源于涉房贷款过热和房价抬头趋势。上半年国内房地产行业信贷较松,大部分银行加大了授信规模。

    据记者了解,从目前已公布的10家A股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情况看,9家银行贷款业务占比有所上升,总规模增长已经超过820亿元。数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增幅超过20%。

    对贷款较多的银行,监管部门近期已经下达了“窗口指导”,部分银行如今暂停了相关业务审批。

  • 东北地区的银行怎么了

    东北地区的银行怎么了?

    8月20日,锦州银行公告称,预期2019年上半年录得净亏损5亿元至10亿元。预期2018年度将录得净亏损约40亿元至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行2018年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高达43.4亿元,也就是说2018年下半年锦州银行亏损额或高达90亿,平均每天亏损约4900万。

    锦州银行存在的问题,似乎只是东北地区银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尽人意。东北地区各项资产投资收益率也受到影响,“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广为流传。

    这让东北地区的金融机构难以独善其身,银行方面的反应尤为突出。

    与其他地方银行不同,东北地区的四家上市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哈尔滨银行、九台农商行,均为港股上市公司。

    港股公司和A股公司有个区别:不要求一定披露季报,只需要披露半年报和年报。尽管如此,很多港股上市公司尤其是内地公司仍然会披露季报。但截至目前这四家公司均未披露半年报,且仅有九台农商行公布了一季度财务数据概要。

    从已公布的2018年数据来看,东北地区上市银行似乎拖了后腿。

    在2018年,综合来看上市银行总体实现了较好的盈利增长,营业收入普增,尤其是大多数城商行,实现了较高的净利润增速,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成都银行的净利润增速都超过了18%。同时,资产质量整体表现良好,多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

    除郑州银行外,2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均为正增长。

    22家A股上市公司中,16家不良贷款率下降。

    除了预亏50亿的锦州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盛京银行(02066)2018年营收158.85亿元,同比增长19.9%;净利润51.26亿元,同比下降32.3%;不良贷款率1.71%,同比增长0.22%。

    哈尔滨银行(06138)2018年营业收入143.25亿元,同比增长1.36%;净利润为55.49亿元,同比增长5.71%。然而该行主要营收来源——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0.44%,连续第二年下滑,且降幅进一步扩大;不良贷款率为1.73%,同比增长0.03%,已经连续5年上升。

    九台农商行(06122)2018年营收50.37亿,同比减少13.7%;净利润11.83亿,同比减少27.8%。上市刚满两个年头,该行已连续两年营收净利双降,整体降幅分别达15.4%、48.9%。2018年,该行不良贷款率1.75%,同比增长0.02%,连续两年增长。与此同时,该行拨备覆盖率自2015年开始连续四年下滑,2014年至2018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33.4%、206.86%、206.57%、171.48%、160.41%。

    据博瞻智库数据,综合来看,东北地区城农商行资产质量压力突出,逾期非不良率由2017年的1.27%快速攀升至2018年的4.60%。在其余地区资本充足率水平持续回升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各级资本充足率走低。

    除了已上市的银行,东北地区其他尚未上市的银行也存在业绩下滑、不良率上升等问题。

    大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升

    2019年3月11日,大连农商行在上海清算所官网披露了《2019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大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已从2017年末的4.95%飙升至9.95%。同时,其拨备覆盖率也从2017年末的103.86%快速下降至56.02%,远远低于银保监会要求的120%至150%监管红线。

    阜新银行2018年净利“腰斩”

    2019年5月,阜新银行在其官网上公布了该行2018年年报,年报显示:

    2017年该行营收23.68亿,同比下降了3.1%,净利润为7.28亿,同比下滑了34%。2018年营收20.22亿元,同比下降了14.59%,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下降了48.65%,几近腰斩。

    龙江银行“不良”双升

    2019年5月,龙江银行发布2019年一季度信息披露报,截至2019年一季末,该行占贷款总额818.9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0.77亿元,较年初增加3.43亿元,增幅为19.78%;不良贷款率为2.54%,上升0.4%。与此同时,龙江银行2016年到2018年资产总额却增长较慢,分为2392.38亿元、2427.25亿元和2448.07亿元,增幅在2%以内。

    大连银行净利润持续走低

    2019年7月,大连银行发布了2019年二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报告显示本报告期内该行净利润为6.27亿,较之去年同期的10.9亿,减少了超过4个亿的利润,同比下降42.48%。此前,该行2018年净利润也较2017年下滑了10.14%。

    此外,大连银行一季度资本充足率1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9%,一级资本充足率8.69%。二季度上述数据分别为10.88%、8.69%、8.6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走低。

    吉林银行净利润下滑、不良贷款大幅增加

    2018年6月,吉林银行年报显示,该行资产总额3618.51亿元,同比减少7.82%;实现营业收入87.19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3.61%;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下降62.07%。不良贷款余额为61.86亿元,同比增长91.25%;不良贷款率为2.82%,较上年末上升1.1%;拨备覆盖率为150.19%,比上年末下降40.56%。

    不仅如此,东北地区银行还频频因内控问题被罚。

    2019年3月,裁判文书网公布判决书显示,原龙江银行黑河九三支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已辞职)马某,违法放贷210万,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2019年5月,龙江银行又因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被黑龙江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

    另据消费者日报报道,九台农商银行部分员工为拉存款完成储蓄任务,面对大额存款甚至不惜暗地里个人掏腰包,变相抬高利息,倒贴钱给储户。

    大连农商行也由于以贷还息、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授信不慎造成信贷风险暴露等违规行为多次被罚。

    从不良贷款来看,农业方面不良率较高。东北地区银行业的问题,与东北经济转型的阵痛有所呼应。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沈阳市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发,旨在进一步优化沈阳市的金融发展环境,完善金融政策供给,吸引集聚优质金融资源。